ITMan!資訊經理人
-
TXOne Networks榮獲HR Asia『2023年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全球工業物聯網資安領導廠商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今日宣布榮獲2023台灣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此獎項是亞太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最具權威指標性的獎項,由受訪企業員工從核心(組織到員工參與)、員工本身(身、心、靈)與團體(思考、感覺、行動)等三大面向進行匿名評量。其中,在366家企業參與提名的激烈角逐中,TXOne Networks首度參加評選便一舉拿下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殊榮。 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自2019年成立迄今短短四年,已躋身全球工控領域資安領導品牌,雲集頂尖技術團隊,持續開發並運用創新技術,在複雜且獨特的工控環境中協助全球客戶對抗安全威脅,屢屢獲獎不斷。如今再獲國際專業機構獎項肯定,表彰TXOne Networks專注為員工打造最具團隊精神及高度專業力的工作環境,未來也將持續為台灣與全球市場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工控資安領域專才,提升台灣人才在世界工控資安產業的能見度與競爭力。 近年政府與企業積極構建資安人才庫,無論是人才的質與量皆有顯著成長,工控資安議題也隨著產業需求益發受到重視。然而,一般IT資安經驗無法適用於如製造廠房等OT特殊生產現場,加上OT/ICS(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場域在求學期間不易接觸,相關知識容易因為環境與設備缺乏而受到限制,使得資安人員沒有適當的學習管道與機會提升自我能力,導致整體工控資安領域的專才供給依然相當匱乏。 同時,由於現代工業控制系統與企業IT網絡緊密相連,兩者界線愈趨模糊,若想有效保護工業環境,OT人才不僅必須同時瞭解OT/ICS資訊安全,還需要具備足夠深厚的IT底子,將OT與IT資安知識相互結合,在雙領域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合作,並對工業環境進行適應性的設計和保護,以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和工業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安全性,應付多變的系統融合環境。 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人資長莊朝濬Andy Chuang表示:「資安環境瞬息萬變,需要有技術實力與向心力皆足夠強大的團隊,因此培養工控資安專才不僅是TXOne肩頭上的責任,更是對整體產業共榮發展的義務。TXOne Networks的核心價值是透明、可靠、敏捷、熱情、實用,我們非常重視人才多元性,鼓勵員工積極擁抱挑戰並且擁有成長心態,從自我認識開始挖掘自身獨特的潛力及價值,了解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充分展現優勢,藉由開放的觀點交流,打造出最強大、敏捷與高效能的資安團隊。我們很高興今年首度參加評選就獲得HR Asia 2023年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殊榮肯定,TXOne Networks未來也將齊心協力,持續為台灣及全球工控產業構築更加安全無虞的資訊安全環境。」 因應OT資安市場需求快速成長,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為提供給客戶更好的服務,需要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創未來,不論是團隊合作、專業技術還是個人多元發展,TXOne Networks用心耕耘組織文化,期望讓每個人的價值獲得極大化發揮。 TXOne Networks從營運策略目標往下展開至部門目標,盤點達成任務所需的資源及支援,幫助員工深入了解營運痛點,同時安排All Hands Meeting & Leaders Meeting向全體員工傳遞公司價值觀。在幫助團隊凝聚共同目標之後,更進一步鼓勵員工透過探索自我與他人的價值,充分了解並發揮潛力,包容彼此的特質,創建多元共融、互信互助的職場環境。 TXOne Networks結合 70-20-10人才發展原則,強化在職訓練以及人際交流互動,為員工客製化設計與執行內部訓練及發展藍圖,並由研發單位定期舉辦技術研討會、各單位亦可依工作目標所需資源 ,主動提出外訓申請,協助提升員工自身專業能力。 提供英文培訓、溝通、領導力等多元課程,每週五並有輕鬆下午茶時間、每季的生日慶生會、福委會活動等等交流活動,也都能讓員工身心靈獲得放鬆,促進團隊更有能量地完成任務、精準達陣。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2023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100強 伊雲谷蟬連亞洲第一
知名科技調查機構 ChannelE2E 於近日公布 2023 年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 100 強名單(Top 100 Vertical Market MSPs for 2023),數位轉型服務商伊雲谷數位科技(6689)連續兩年入榜,蟬連亞洲第 1,全球排名則為第7名。 ChannelE2E 連續八年針對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進行調查,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報告指出,2022 年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 100 強營收成長 27.5%,主要受益於醫療及金融產業過去一年中擴大投資雲端服務,其中以醫療產業連續兩年佔比最高,也是今年度最大的動能,從2021年18% 成長至2022年的31%。金融業則擠下製造業,成為雲端託管市場的第二大服務對象,從2021年的13% 成長至2022年23%。 報告結果亦顯示,在市場趨勢及需求下,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皆努力提升自身資安能力。伊雲谷於2022年6月成為全球雲端資安領導組織「雲端安全聯盟(Cloud Security Alliance)」正式會員。伊雲谷為該聯盟在台首家會員,可第一時間獲取國際資安示警,積極參與國際資安社群,串聯全球資安網路推動雲端安全。更於2023年5月份通過 Amazon Web Services MSSP (AWS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 Provider)資安能力認證,為全台首家獲得該指標性資安認證的資訊服務商。彰顯伊雲谷在資安專業上的全面防護能力受各界肯定。 伊雲谷以雲端原生起家,專注解決客戶上雲評估、搬遷、顧問諮詢、規劃遷移、託管、技術支援、最佳化等基礎建設服務,並針對企業不同應用面與服務業態,提供包含ERP企業核心系統雲端化、CRM雲端服務系統,AI人工智慧與資料數據分析等解決方案,以及OT營運科技與資安、永續減碳等一站式多元解決方案,伊雲谷具備多年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經驗,透過顧問式服務了解客戶需求,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專注於本業創新。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航行在資料的海洋上:新創公司Saildrone實現自主海洋監測
這家新創公司的海洋資料收集技術已在北大西洋近距離追蹤颶風,在太平洋發現了一座3,200英尺高的海底山脈,並開始協助繪製全球海底地形的地圖。 該新創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開發搭載各種感測器的自主無人水面艇(USVs)。載具的資料流透過NVIDIA Jetson模組進行邊緣人工智慧處理,並使用NVIDIA DeepStream軟體開發套件在原型中進行優化,用於智慧影片分析。 Saildrone 致力於提高海洋情報收集的成本效益,為科學、漁業、天氣預報、海洋測繪和海事安全提供資料收集系統。 它擁有三艘不同的無人水面艇,其Mission Portal控制中心服務來監測客製化的任務並近乎實時的將資料視覺化。此外,Saildrone的一些歷史資料可開放大眾免費使用。 Saildrone的軟體工程副總裁Blythe Towal表示:「我們曾經航行穿越三個重大颶風,甚至經過颶風山姆的風眼,而所有無人水面艇都安然從另一邊出來,它們是非常堅固的平台。」Blythe指的是一個在2021年威脅百慕達的強大氣旋。 Saildrone成立於2012年,已籌集1.9億美元的資金。這家新創公司是NVIDIA Inception的成員之一,該計劃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和人工智慧平台指導。 在地球海洋上運用人工智慧 Saildrone搭上了人們對海洋和湖泊環境研究中採用無人資料收集任務充滿興趣的浪潮。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已經借助三艘長23英尺的Saildrone Explorer 無人水面艇來研究海洋酸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項為期六個月的任務將圍繞夏威夷島、毛伊島、歐胡島和考艾島,協助評估該州周圍海洋的健康狀況。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2mLKXkfwY 海洋酸化是指海洋pH值的降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燒和農業活動。這些因素可能對珊瑚、牡蠣、蛤蜊、海膽和鈣質浮游生物產生影響,進而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Saildrone最近與Seabed 2030合作以完整繪製出全球海洋地圖。Seabed 2030是日本慈善組織日本財團(Nippon Foundation)和通用大洋水深圖組織(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GEBCO)共同合作的項目,旨在到2030年以前完成全球海底地圖繪製。 Saildrone創辦人暨執行長Richard Jenkins表示:「Saildrone的願景是一個健康的海洋和可持續的地球。完整的海底地形圖是實現這一願景的基礎。」 全球科學界正採用NVIDIA AI進行氣候研究,包括超本地的氣候建模、用AI改善碳封存、可再生能源研究以及許多其他領域。NVIDIA正投入自身專業,開發用於預測氣候變化的全球最強大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Earth-2,它將用於在Omniverse中創造地球的數位孿生。 Saildrone的無人水面艇使研究人員能夠使用比傳統船隻和船員更少的資源收集更多的資料,節省能源並保護船員的安全。 無人水面艇是專為惡劣天氣和長期任務而設計的。 其一艘無人水面艇最近完成了為期 370 天的二氧化碳監測航程,從美國羅德島州穿越北大西洋到非洲的達維德角(Cabo Verde),再到非洲西海岸的赤道,最後返回佛羅里達州。 主要依靠太陽能和風能運行,因此需要高能效的運算來處理大量的資料。 Towal 表示:「利用太陽能的情況下,採用 NVIDIA Jetson 能夠使我們的運算功率效率低於採用 GPUs 的典型運算平台,這對於我們執行此類任務非常重要。」 Saildrone依靠NVIDIA JetPack SDK來使用在Jetson平台上進行硬體加速邊緣人工智慧的完整開發環境。它在模組上運行機器學習,用於基於圖像的船隻檢測,以輔助導航。 Saildrone的操作員透過使用從無人水面艇傳回的氣象和海洋資料設置航點並優化路徑。所有的無人水面艇都被全天候監測,如有需要,操作員可以透過雲端從遠端改變航線。 機器學習主要在 Jetson 模組上本地運行,但也是可以透過衛星連接在雲端運行,然而因為頻寬可能有限,而且從其強大傳感器套件中傳輸高解析度影像時成本高昂。 無人水面艇擁有海洋感測器,用於測量風、溫度、鹽度和含碳量。該公司還利用測深感測器對海洋及湖底進行研究,包括單波束或多波束深海聲納測繪,以便進行更深或更廣的範圍測量。其感知感測器組合包括雷達和水聲視覺感測器。 Saildrone利用NVIDIA DeepStream SDK進行視覺人工智慧應用和服務。開發者可以使用這個工具包建立即時串流,用於基於人工智慧的影片、音訊和圖像分析。 DeepStream可提供10倍的吞吐量提升,從邊緣到雲端均可應用,以開發可處理多個影片、圖像和音訊流的最佳化智慧影片應用程式。 Saildrone 將依靠 DeepStream 進行圖像預先處理和模型推論,從而實現邊緣機器學習,即使在透過太陽能和風能供電的海上也可以進行。 欲了解更多請至NVIDIA Jetson 和DeepStream SDK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Synology C2 共襄盛舉 2023 台灣雲端大會: 企業上雲首重資料安全,C2 為雲端保護打造穩固防線
Synology 群暉科技 C2 參加 2023 年台灣雲端大會,現場展示了多款 C2 旗下的雲端服務,協助企業善用雲端彈性、容易部署的特性,完整保護組織的重要資料。 Synology C2 雲端事業群資深經理許智程指出:「Synology C2 的服務從物件儲存、身分驗證與管理到備份服務,完整涵蓋了組織管理資料的流程,並皆具備安全可靠、計費方式透明的特色,是企業最佳的雲端解決方案選擇。尤其企業資安風險據增的環境下,C2 更能協助 IT 人員從源頭阻絕資料外洩,並為資料建好最後一層防線,碰上災害或勒索軟體加密時得以迅速還原、達成營運不中斷。」 Synology 觀察到當前企業普遍遭遇資料、密碼外洩的困境,且隨著企業 IT 架構複雜化、管理人力不足,難以做好密碼和裝置管理的情況將漸趨嚴重。聚焦使用者身分與存取管理 Synology C2 Identity,正是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難題而生。 企業透過 Synology C2 Identity 可整合內部所有的服務,包含雲端應用程式、地端伺服器及電腦,讓使用者以同一組帳號及密碼登入到 Microsoft 365、Slack 或公司配發的筆電中,減少員工記憶多組帳密的困擾;IT 人員也能以 Synology C2 Identity 統一設計與套用安全性設定,有效降低管理負擔,例如一鍵開通或關閉新進與離職人員的各項軟體權限。 義大利知名設計公司 CBA 正因為組織擴展、使用了多種解決方案,得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維護和調整身分管理機制,並擔憂因此面臨更多潛在的安全性風險。導入 Synology C2 Identity 集中化平台之後,IT 人員可輕鬆管理各種本地與雲端系統,為不同職位的員工開設各自所需的權限,為該公司減少 50% 存取和權限支援的請求。 即便企業使用沒有支援 SSO(單一登入)或各部門自行購買、未納入 IT 管轄範圍的服務,亦能搭配 Synology C2 Password,避免出現惡意攻擊有機可趁的漏洞。Synology C2 Password 能為使用者生成高強度密碼,支援自動填寫、無須記憶,若部門內需共用特定服務,也提供共享保管庫功能,杜絕不安全的密碼交換方式。同時,Synology C2 Password 透過端對端加密技術,確保除了該使用者外,沒有人能獲取該資訊,甚至不會與 Synology C2 伺服器共享,滿足最高等級的安全性需求。 為源頭做足防禦措施之後,Synology 建議企業的下一步,是打造能夠正確還原特定時間點版本的資料保護架構。而當疫情之後職場型態大幅改變,許多組織不再要求員工進辦公室,既有的資料備份方式,例如透過 VPN 連線回總部再行備份,可能會過度佔據網路頻寬,甚至出現備份不完整的情況,勢必得尋覓更適合的方式。 奠基於 Synology 自有公有雲打造 Synology C2 Backup,即透過單一雲端平台,便能輕鬆集中保護企業端點設備或是 Microsoft 365 的資料,同時運用增量備份技術,節省頻寬與儲存空間;發生意外時,亦能選擇精細的檔案層級還原或裸機還原,解決流通在辦公室外的資料保護難題。除此之外,Synology C2 Backup 僅以使用的資料備份空間向企業收費,而不會依據裝置數或工作負載數量收取額外費用,有效為組織節省成本。 位於美國、服務超過 13,500 名學生、23 間學校的東奧羅拉學區 131 組織(East Aurora School District 131),便利用 Synology C2 Backup 備份其數千個 OneDrive 與 Microsoft 365 帳號,受惠於平台操作流程簡單、無須耗費 IT 人員另行訓練,學區員工即可自行備份,甚至達到還原特定信件的精細程度,讓該學區資訊總監稱讚相較於競品又貴又複雜,Synology C2 Backup 可說是以最實惠的價格,提供了最佳的雲端資料保護解決方案。 無論是聚焦身分驗證和裝置管理的 Synology C2 Identity 與 C2 Password,或提供輕鬆上手、費用透明的雲端備份平台 Synology C2 Backup,皆能看出 Synology C2 致力於提供節省 IT 人力、有效提升組織安全性的雲端解決方案,協助企業花費最少資源,就能達成資料安全治理、永續營運的目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研揚發表專為強固工業4.0市場所設計的小型嵌入式Box PC: BOXER-6751-ADP
專業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臺研發製造大廠—研揚科技(股票代碼: 6579),日前發表一款強固整合力強的工業4.0市場專用小型Box PC: BOXER-6751-ADP。這款可放在工業DIN滑軌上的無風扇嵌入式Box PC,搭載英特爾第12代或第13代Core i處理器,BOXER-6751-ADP不僅尺寸小巧(僅74.3mm x 186mm x 127mm), 同時整合性佳,擁有多樣工業自動化所需I/O及插槽,讓此款Box PC可以在傳統或是現代化工業應用環境下,游刃有餘! BOXER-6751-ADP是專為工業4.0所研發的機種,尤其是製造業及能源行業。它擁有-20°C ~ 60°C的寬溫設計,對於有極端溫度的應用環境,透過內、外部的散熱片及特殊散熱設計,來解決熱的問題。市面上工業應用的Box PC,很多都是搭載風扇來散熱,但是風扇會有故障或是髒汙累積,造成機器故障,BOXER-6751-ADP可以排除這種問題的發生。此外,它還擁有9V~36V電源寬壓輸入設計,在電源波動幅度較大的工廠應用環境,也可以很穩妥的掌握運行。 這款新品有一系列為了工業4.0所安排的I/O介面,例如,有兩個DB-9埠所提供的RS-232/422/485,這是一般工業應用常用的連接埠,還有一個DB-15埠來做設備檢測感測器的數位I/O連接。周邊設備方面,它還有兩個乙太網路連接埠,一個是英特爾I226-LM可支援2.5GbE,另外一個是英特爾I219-LM,可支援超高速乙太網路,兩者都非常適用於攝影機或是有線網路上。除此之外,BOXER-6751-ADP還配置有六個USB Type A連結埠,三個可支援USB3.2 Gen2和三個可支援USB2.0;同時還有兩個HDMI 1.4b的影像輸出。儲存方面,BOXER-6751-ADP有一個2.5吋硬碟槽和一個M.2 2280 M-key插槽,可以支援SATA 6.0Gbps和NVMe。透過M.2 2230 E-Key和M.2 3052 B-Key插槽,還可以進一步擴充,提供無線網路WiFi、藍芽和5G模組。 「有別於一般的Box PC,BOXER-6751-ADP專為工業4.0應用來設計,所以可搭配DIN Rail的壁掛方式來安裝,I/O介面也呈現直式的排列來配置。不僅考量了傳統及現代工業自動化應用的環節,還新增多種無線傳輸來適應未來AI工廠的應用。不管是性能、擴充還是尺寸方面,都是上上之選。」研揚科技智慧平台產品處產品經理張瑞麟表示。 更多BOXER-6751-ADP產品資訊,請上研揚官網查詢,或與研揚科技國內業務處02-89191234分機1142劉小姐聯繫。現在您也可以在研揚線上商城eShop選購BOXER-6751-ADP,最快3個工作天即可出貨。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Meta 與微軟共同推出新一代大型語言模型 Llama 2
● Meta 今日發布 Llama 2,新一代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 Llama 2 將免費提供研究與商業使用。Meta 與微軟持續拓展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微軟為 Meta 在 Llama 2 商用化的特選合作夥伴。 ● Meta 與在科技界、學術界、政策領域中眾多公司與專業人士,共同相信以開放的態度在 Al 科技上創新,並共同支持 Meta 開放 Llama 2。 ● Meta 承諾負責任地構建 Llama 2 ,並提供資源幫助使用 Llama 2 的開發者落實相同承諾。 最近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尤其在生成式 AI 的突破性發展引起大眾無限的想像。許多開發者早已預見 AI 的潛力將可幫助大家實現各種可能,開創經濟與社會機會的新時代,並提供個人、創作者與企業以全新的方式展現自己並創造連結。 Meta 相信對現今正在發展中的 AI 模型而言,開放的態度是最正確的選擇,特別是正在快速進化的生成式技術。透過開放 AI 模型,可以造福大眾。Meta 期待幫助大家開啟新的機會,為企業、新創公司、創業者與研究人員提供過去可能因無法獲取的運算能力而難以自行構建的規模,將讓大家以備受期待的方式實驗、創新,最終為整體經濟與社會創造益處。 Meta 也認為將現今的 AI 模型開源取用是較安全的做法,代表當代的開發者與研究人員可組成社群,對其進行壓力測試、快速識別並解決問題,透過了解其他人如何使用這些工具,Meta 團隊將向大家學習,改善這些工具並修補漏洞。 過去十多年,Meta 將探索性研究、開源、與學術界及業界夥伴的合作作為 AI 發展的核心,並親眼見證開放創新可以如何孵化造福大眾的科技。數十個大型語言模型在發布後,藉由開發者與研究人員的推動下正持續進展,這些模型成為被企業用來催生新一代生成式 AI 體驗的核心。目前申請 Llama 1 的使用已超過 10 萬次,研究人員對 Llama 1 的龐大需求,與大家在 Llama 1 基礎上創造的驚人成就都讓人深感震撼。 Meta 現已完成分享 Llama 2 新版本並開放用於商業用途的相關準備,包括預訓練模型與對話式的微調版本的模型權重與起始代碼。正如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在微軟 Inspire 大會上所宣布,Meta 與微軟將進一步提升合作關係,微軟成為 Meta 在 Llama 2 與拓展生成式 AI 成果的首選合作夥伴。從今天起,Llama 2 將在 Azure AI 模型目錄中上線,使開發人員可以運用 Microsoft Azure 構建並利用其雲端原生工具開展內容過濾與安全功能。Llama 2 也針對 Windows 本機執行進行優化,讓開發者在提供生成式 AI 體驗給不同平台客戶時,擁有無縫的工作流程。Llama 2 也將可透過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Hugging Face 予其他夥伴取得。 大家與企業將從 Microsoft 與 Meta 間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中受益,兩家公司共同為可互換 AI 框架推出開放生態系統,並為了推動 AI 的發展共同撰寫相關研究論文。此外,雙方的合作也擴大 PyTorch 在 Azure 上的應用。PyTorch 是由 Meta 與 AI 社群創建且領先業界的 AI 框架,Meta 也是 PyTorch 基金會創始成員之一。微軟與 Meta 近期加入許多認同 AI 框架夥伴關係的支持者,一起創建與共享合成媒體內容。合作夥伴關係將拓展至 AI 領域之外,甚至延伸至元宇宙中,為未來的工作及娛樂提供身歷其境的體驗。 透過擴大合作夥伴關係,微軟與 Meta 目前支持開放式的創新態度,將增加對基礎 AI 技術的使用,進而造福全球企業。不只 Meta 與微軟相信普及化可促進 AI 模型的進步,在世界各地也有廣泛的支持者,包括早期運用 Llama 2 建構新產品並分享回饋的公司、將 Llama 2 納入客戶服務產品中的雲端服務供應商、致力於與 Meta 共同安全地及負責任地開展大型生成模型的研究機構,還有與 Meta 一樣預見未來效益的科技、學術與政策領域等人士。 開源將促進 Llama 2 的透明度與可獲取性。AI 為社會帶來顯著的進步,但也伴隨著風險,因此 Meta 承諾將負責任地構建並提供大量資源協助使用 Llama 2 的開發者。 ● 紅隊演練( Red-Teaming Exercises ):在內部與外部努力下,Meta 的微調模型已通過紅隊演練安全測試。團隊致力於生成對抗式指令( prompts )來進行模型微調。此外,Meta 委託第三方對經過微調的模型進行外部對抗性測試,以類似方式識別性能上的不足。這些安全微調過程是不斷迭代的;Meta 將繼續透過微調與基準測試,投入於安全性的提升,並基於這些努力發布更新的微調模型。 ● 透明度示意圖:解釋對於模型的微調與評估方式,並確認其缺陷。在研究論文中,Meta 的透明度示意圖揭露過去所經歷過的已知挑戰與問題,並提供曾採取的緩解措施,以及未來計畫探索的解決方式。 ● 負責任的使用指南:Meta 建立一套指南,與開發者分享負責任地開發與安全評估的最佳實踐方式。指南概述在業界與 AI 研究社群間,所討論出目前關於負責任生成式 AI 的最佳研究方式。 ● 可接受的使用政策:Meta 制定了禁止某些案例的政策,以確保這些模型得以公平且負責任地被使用。 Meta 也開展新方式,運用全球各地的個人、研究人員、開發者的洞察力與創造力,收集關於模型表現成效及如何改進的回饋。 ● 開放創新 AI 研究社群:Meta 更為學術研究人員啟動新的合作夥伴計劃,企盼更進一步瞭解大型語言模型的負責任開發與共享。研究人員可以申請加入從業者社群,分享重要主題的相關經驗,社群將制定研究議程來推動未來的發展。 ● Llama 影響力挑戰賽:Meta 期待活絡積極使用 Llama 解決難題的創新社群,Meta 發起挑戰賽,鼓勵各種大眾、非營利組織與營利單位,運用 Llama 2 應對氣候、教育及其他相關議題上面臨的挑戰。挑戰賽的規則將再另行公布。 回顧 Meta 過去發展,在發展非業務相關領域時,開源帶來許多益處。Meta 的工程師開發並分享現已成為業界標準的框架,例如引領業界用於製作網頁與行動應用程式的框架 React ,與領先 AI 業界的框架 PyTorch,這些已成為提供給整個科技業的通用基礎架構。Meta 相信公開共享大型語言模型,也將支援有用且安全的生成式 AI 的開發。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英特爾與華碩達成條款清單 推動Intel NUC系統產品線發展
英特爾與全球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碩已達成一份合約的條款清單(term sheet),華碩將製造、銷售和支援第10代至第13代Intel新一代運算單元(NUC)產品線,並進行未來產品設計的開發工作。 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平台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Sam Gao表示:「英特爾的NUC團隊致力於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動超小型電腦的市場創新。隨著英特爾的策略調整,首要任務是確保客戶和合作夥伴能夠順利交接,協助生態系合作夥伴持續推動NUC系統產品的創新和成長。期待華碩持續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英特爾的NUC系統客戶提供完善的支援。」 英特爾正進行策略調整,支持生態系合作夥伴能夠繼續引領NUC系統產品線的創新和發展。華碩能夠提供客戶領先業界的專業知識,在迷你PC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經驗,是延續推動NUC系統產品創新與發展的理想之選。 華碩營運長暨全球資深副總裁謝明傑強調:「我們誠摯感謝英特爾對華碩的信心,相信我們能夠引領NUC系統產品線的發展,攜手強化迷你PC的未來,擴大在AI和AIoT領域的發展,並致力為NUC系統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支援。」 根據擬定中的合約,華碩將取得Intel NUC系統產品線設計的非專屬授權,製造並販售第10代至第13代NUC系統產品,並進行未來產品設計的開發。華碩亦將成立全新「NUC事業部」,持續為Intel NUC系統客戶提供產品與支援。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應用材料公司推出全新的Vistara 晶圓製造平台,協助客戶解決晶片製造的挑戰
• 靈活性:應材十多年來最重要的新平台,可容納來自應材和合作夥伴前所未有的多種反應室的類型、尺寸和配置 • 智慧功能:大量內建的感測器資料傳送到應材的AIx™軟體平台,以加速研發,加快上市時間,並最大化大量製造的產能和良率 • 永續性:第一個專為幫助客戶實現永續目標而設計的平台,該平台能減少晶圓廠的能源、化學品和建築材料的消耗量 應用材料公司推出十多年來最重要的晶圓製造平台創新方案Vistara™,專為晶片製造商提供必備的靈活性、智慧功能及永續性,以解決日益嚴峻的晶片製造挑戰。 Vistara平台的開發基礎建立在公司長期以來在半導體製造平台領域所保持的領先地位,其中包括Endura®、Producer®、Centura®和Centris®,這些平台廣獲全球各地的晶圓廠使用,且幾乎生產了所有的晶片。Vistara平台的開發時間長達四年以上,參與人員來自應用材料公司的硬體、軟體、製程技術和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設計團隊的數百名工程師。 應用材料公司半導體產品事業群總裁帕布‧若傑(Prabu Raja)博士表示:「與其前代方案一樣,Vistara平台旨在成為客戶創新、可靠和生產力的長年信賴平台。正當半導體產業在複雜性、成本、節奏和碳排放方面,面臨日益增加的晶片製造挑戰之際,Vistara的推出恰逢其時。」 Vistara平台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幫助晶片製造商解決日趨複雜的先進晶片製造挑戰。Vistara平台能支持應材及合作夥伴所提供前所未有的多種反應室類型、尺寸和配置。它可以配置四或六個晶圓批次裝載埠,並以最少四個、最多十二個製程反應室處理各種不同的工作負載。Vistara平台既可以接受用於原子層沉積和化學氣相沉積等製程的小型反應室,也可以容納用於磊晶和蝕刻等製程的大型反應室。應材與客戶可以結合這些反應室,開發整合型材料解決方案IMS™(Integrated Materials Solution®)配方,從而在真空環境下,於同一系統中完成多個連續的晶圓生產製程步驟。Vistara的靈活性為晶片製造商帶來了前所未見的IMS技術組合,能協助晶片製造商開發創新的電晶體、記憶體和佈線,提升效能和功率,並防止影響良率的微粒和缺陷。 Vistara平台的智慧功能可加速上市時間,最大化大量製造的產能和產量,幫助客戶解決持續增長的晶圓製造節奏和成本挑戰。Vistara平台配置了數千個感測器,可將大量數據即時傳送到應材的AIx™軟體平台,該平台涵蓋了研發、製程轉移和擴產、以及大量製造等應用領域。藉由從數千個製程變數所取得的可操作數據,工程師能運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強大功能,加速開發製程配方,實現最佳的晶片效能、功率和最大的製程容許範圍(process window)。智慧功能應用在整個平台,包括在工廠介面模組中智慧控制負載鎖定(load locks),以優化抽氣和排氣時間,幫助晶片製造商減少微粒和缺陷並以最大化良率。平台機器手臂可自動校準,可降低啟動時間達75%。在生產過程中,Vistara平台會持續監測和校準其組件,以最小化人工干預,最大化正常運作時間,並預測維修需求。 半導體製程的複雜性和步驟,增加了生產每片晶圓所需的能源和材料。Vistara是第一個專為推進應材「3x30」倡議而設計的平台,該倡議旨在2030 年之前將同等能源使用量、化學品使用量、以及無塵室佔地面積要求減少30%。工程師徹底重新設計了Vistara平台的氣體控制板,與之前的設計相比,同等能源消耗量減少了50% 以上,並優化了該平台對能源密集型附屬製造區(Sub-Fab)組件的使用方式,包括泵浦、熱交換器和冷卻系統。與之前的平台相比,這些改進可以將平台的能源消耗降低達 35%,幫助晶片製造商減少其在範疇1和範疇2的碳排放。Vistara也將系統的無塵室佔地面積減少達30%。這些節省成果可幫助客戶在較小的廠房中生產更多晶圓,並減少對碳密集型建築材料(如混凝土和鋼材)的使用。30%的減少目標,有助於每月生產10萬片投產晶圓(WSPM)的晶圓廠節省100萬公噸的碳排放。 應材還推出了EcoTwin生態效率軟體,並首先在Vistara平台上提供。EcoTwin軟體利用感測器數據,協助工程師監控反應室、系統和廠務區區組件的即時能源和化學品消耗情況。製程工程師藉由EcoTwin分析表上,能比較替代化學物質、配方和生產技術的碳排放影響性,以持續改善整個製程節點生命週期內的永續性,並追蹤和呈報實現永續目標的進度。 第一批Vistara平台已交付給所有記憶體客戶領導大廠,用於蝕刻應用。應材預期隨著晶圓製造設備業為滿足全球半導體需求而成長時,其所有主要平台的解決方案也將同步成長。 本新聞稿內含前瞻性陳述,包括我們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預期效益、對我們業務與市場所預期的成長及趨勢、產業展望與需求驅動力、技術轉換,以及其他非歷史實績的陳述。這些陳述及其基本假設有其風險和不確定性,也不保證未來的績效。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這些陳述所表達或暗示的結果有實質性差異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內容:未能實現我們新產品和新技術預益效益;對半導體的需求;客戶的技術和產能要求;新技術和創新技術的引進,以及技術轉換的時機;市場對現有及新開發產品的接受度;我們獲得和保護關鍵技術的智慧財產權的能力;我們保證遵循適用之環境與其他法律、規則和規定的能力;以及我們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中提及的其他各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包括截至最新的10-Q及8-K表。所有前瞻性陳述都是基於管理層目前的估計、預測和假設,本公司並無義務更新本新聞稿中所提之前瞻性資料。 應用材料公司(那斯達克代號: AMAT)是提供材料工程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我們的設備用來製造幾近世界上每顆新式晶片與先進顯示器。我們以工業規模在原子層級進行材料改質的專業,協助客戶將可能轉化成真。在應用材料公司,我們以創新驅動科技,成就未來。欲瞭解更多訊息,請至www.appliedmaterials.com。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Meta 驗證」開放台灣創作者申請 助全球創作者增影響力 已取得驗證標章者未受影響、原申請機制維持不變
為協助新興創作者建立影響力並加快其社群成長速度,Meta 於全球推出「Meta 驗證」(Meta Verified),即日起正式開放台灣創作者申請!此項驗證為每月訂閱制,為 Instagram 或 Facebook 單一帳號提供驗證徽章、預防帳號遭冒用的主動保護機制,並為驗證相關內容提供英文或其他語言的客戶溝通服務。 ● 驗證徽章:證明帳號的真實性,表示 Meta 已透過驗證當地政府認可的身分文件,確認創作者的 Facebook 或 Instagram 帳號的真實性 ● 客戶服務:若遇到常見的帳號問題,可聯繫客服團隊(台灣目前僅提供英文服務) ● 預防他人冒用的保護機制:系統將主動監控可能的假冒帳號,避免創作者身分遭到冒用 ● 其他獨家功能將經測試後陸續上線 在台灣,Meta 驗證可直接於 Instagram 或 Facebook App 上分別購買,iOS 及 Android 版本為每個月新台幣 455 元,先前已符合申請規定並取得驗證的創作者,其驗證不會有任何調整。 在申請 Meta 驗證的前、中、後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嚴謹驗證流程,確保大家追蹤及互動的創作者帳號的身分是真實且安全的。 ● 若要達到驗證資格,申請人須年滿 18 歲,且帳號需滿足資料完整性,與最低限度的活動紀錄,例如:過去的發文紀錄 ● 申請人需繳交當地政府認可的身分證明文件,且資料須與提出申請的 Instagram 或 Facebook 個人檔案上的名字及照片一致 ● 順利完成申請後,平台將會主動保護帳號,預防帳號遭他人冒用 ● 獲驗證的創作者仍需遵守「社群守則」 在前期測試階段,Meta 驗證收到許多正面的回饋,並持續測試及調整服務內容,未來也將繼續蒐集大家的建議,並以此為基礎優化 Meta 驗證,同時檢視已獲驗證者遭檢舉的違規行為,並即時採取行動,維護網路環境的安全性。 欲了解更多 Meta 驗證的相關資訊,歡迎點擊連結。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執行長宣布 LG 電子將轉型為「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公司」 LG 將改採平台式服務模式,加速 B2B 發展並開拓嶄新業務領域
LG 電子(LG)宣布將從目前全球家電領導品牌轉型成提供「智慧生活解決方案」的企業,以連結及擴展多樣化客戶體驗,並在 2030 年前達到全球年營收 100 兆韓元(772億美元)的目標。 執行長 William Cho 在南韓首爾 LG 科學園區舉行的重要演講,描繪了以三大成長引擎為基礎所擎畫的宏大願景,分別為:整合商業組合實現平台式服務模式、加速 B2B發展、開拓電動車充電及數位健康等新業務領域。執行長提到電動化、服務化和數位化將成為 LG電子的關鍵轉捩點,可望在中長期快速成長。 執行長表示:「LG 不會止步於家電領導品牌的佳績,將持續突破並轉型成為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公司,以便連結及擴展客戶的各種場域與體驗。我們將透過改變運作及溝通的模式來打造全新的 LG。」 執行長也強調公司的財務目標:「我們將以『三個七』為目標,包括平均成長率及營業獲利率達 7% 以上,以及企業價值與EBITDA 比率達到 7。為達到在 2030 年前將銷售額從去年的 65 兆韓元(502億美元)提高到 100 兆韓元(772億美元)的目標,我們將致力爭取市場與客戶認可。」 執行長提到 LG 將聚焦於轉型為平台式服務商業模式、加速 B2B 領域,以及依既有優勢取得新成長引擎,作為三大客戶體驗支柱。到了 2030 年,這三大支柱佔銷售額和獲利的比例預期將成長至超過 50%。 LG 計畫在 2030 年前投入超過 50 兆韓元(386億美元),精進企業服務品質,並優化以上述三大方向領軍的產品陣容。這項投資包含超過 25 兆韓元(193億美元)的研發投資、超過 17 兆韓元(131億美元)的設施投資,以及 7 兆韓元(54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 執行長提到 LG 也正在加速拓展 B2B 業務規模。LG 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過去65年的B2C 客戶經營與溝通經驗,未來也會運用於商業、移動與虛擬領域。 執行長特別說明 LG 正在從內部文化到對外溝通進行全公司改革,最終目標是成為溫暖客戶心房、為他們帶來笑容,同時讓他們感受到Life’s Good美好生活的價值與品牌理念。此外,LG 也將持續推動 ESG 實踐,履行身為全球企業公民的責任。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最多人點閱
- SUPERMICRO SUPERO M12SWA-TF伺服器主機板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實戰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為究極效能而生!
- 專訪夢想動畫公司!配置高效能GIGABYTE Server,以技嘉伺服器建構首屈一指的AI運算與遠端桌面動畫應用!
- D-Link DXS-1210-10TS網管型10GbE交換器實測開箱,10Gbps超高速網路環境不是夢!
- 2024開學季筆電選購指南: 10大熱銷筆電推薦榜
- 超車Intel最強Xeon Platinum 8380處理器2.8倍性能!AMD第四代EPYC 9004系列正式登場,引進12通道DDR5-4800記憶體、PCIe 5.0、CXL記憶體與最高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霄龍EPYC 9654榮登伺服器處理器世界之王!
- GIGABYTE Server MZ32-AR0 Server主機板實測開箱,體驗AMD EPYC 7742處理器的強大戰鬥力!
- GIGABYTE Server MW51-HP0工作站主機板實測開箱,打造完美遊戲多開、多虛擬機、影音轉檔超順暢超強電腦!
- GIGABYTE Server MW51-HP0工作站主機板實測開箱,Intel W2100/2200高效能工作站重裝上陣!
- HPE Aruba Instant On 1930 8G Class4 PoE 2SFP 124W(JL681A)交換器實測開箱,中小企業智慧託管網路的神兵利器!
- GIGABYTE Server W291-Z00工作站實測開箱,史上最強AMD EPYC 7001系列處理器運算神器!
- GIGABYTE Server E152-ZE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AMD EPYC 7002/7003系列1U伺服器完全解密!
- Western Digital Gold 18TB金標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